雲林故事人協會昨日在雲林故事館舉辦《烏熊愛迌》台語歌謠繪本發表會,這項活動不僅是雲林縣在地文化的重要推動,更承載著傳承與復興台灣本土語言的深厚意義。近年來,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並重視台語的保存與發展。《烏熊愛迌》的問世,正是這股潮流下的產物,透過結合台灣黑熊「阿寶」的趣味故事與十二首優美的台語歌謠,旨在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世代,走進台語的世界,感受其獨特的魅力。
雲林故事館本身即是推廣雲林在地文化的重要基地,此次獲選為百大文化基地更彰顯其價值。此次繪本發表會,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也親自出席,展現縣政府對本土文化的高度重視。而這本繪本的創作,是由雲林故事人協會與鋼琴老師陳怡君攜手合作完成,陳怡君將台語歌謠譜成動聽的旋律,讓故事更具感染力。透過繪本的視覺呈現與音樂的搭配,讓學習台語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充滿樂趣的體驗。值得一提的是,繪本故事以台灣黑熊「阿寶」為主角,講述牠上學路及在學校發生的趣味事情,不僅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也藉由可愛的角色形象,拉近與台語的距離。
台語文繪本的發展並非一蹴可幾。在2000年以前,台語文繪本僅有零星的出現,多以台語唸謠、童詩搭配圖像、語音等形式呈現。然而,隨著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後,九年一貫教育課綱修訂實施,本土語文教育開始受到重視,台語文繪本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契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出版社和創作者投入台語文繪本的創作,推出了一系列優質的作品,例如《夭壽靜的春天:臺詩十九首(繪本有聲書)》,將經典台語詩作以繪本形式呈現,並搭配有聲書,讓讀者能夠更深入地感受台語的韻律與美感。這些努力不僅豐富了台語文繪本的內容,也為台語文的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烏熊愛迌》台語歌謠繪本的發表,無疑是雲林故事人協會對推廣台語文文化所做的貢獻。透過這本繪本,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台語,也能讓更多人認識雲林縣豐富的文化底蘊。展望未來,我們期待能有更多像《烏熊愛迌》這樣的台語文繪本問世,讓台語文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並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繼續傳承下去。同時,也期盼政府和社會各界能夠持續關注並支持台語文的發展,共同為保存和復興這項珍貴的文化資產而努力。這不僅是對過去的尊重,更是對未來的一份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