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擊關稅 美貨加稅34% 特朗普暗示他國「有得傾」

中國近期對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並與越南「一把手」蘇林通電話,在國際貿易領域掀起波瀾。此舉不僅是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反擊,也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經歷深刻的調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相關政策,以及其他國家在此背景下的應對策略,都值得深入探討。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周三(2日)正式公布向全球貿易伙伴徵「對等關稅」,其中中國被加徵34%,而中國隨後宣布月中對美國產品加徵34%關稅。這一系列舉動,無疑加劇了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這一策略並非針對中國獨有,而是對多個國家實施高關稅政策,意圖重塑全球貿易秩序。根據BBC的報導,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史蒂芬·奧爾森指出,越南是特朗普的目標之一,因為它是中國先前規避關稅的管道。這顯示特朗普政府試圖堵住所有可能繞過關稅的漏洞,以達到保護美國產業的目的。

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各國的反應不盡相同。明報新聞網指出,對比之下,其他國家或地區未見激烈反擊措施。然而,越南的反應引人注目。在受到46%稅率重擊的情況下,越南「一把手」蘇林與特朗普通電話,特朗普稱這次通話「非常有成效」,暗示其他國家的關稅問題也許「有得傾」。這表明越南可能正在尋求與美國進行談判,以緩和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學者們也預測,部分美貨短期內可能會轉銷至香港,廠商則需要拓寬南美市場,並帶路尋求新的合作夥伴,甚至考慮建立聯盟以對抗美國的壓力。

此外,美國終止小包裹免稅待遇,也對中國跨境電商產生了重大影響。明報專訊報導,特朗普政府終止了近年來造就中國跨境電商Shein和拼多多子公司Temu立足美國市場的小額包裹免稅待遇,這將直接影響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800美元以下包裹的進口成本,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中國電商也正在採取應對措施,例如尋找新的物流渠道、調整產品價格等,以減輕關稅帶來的衝擊。

總而言之,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中美貿易關係,也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各國正在積極應對,尋求新的合作機會,並採取措施保護自身經濟利益。越南與特朗普的通話,以及學者們對未來貿易策略的預測,都顯示出全球貿易正在經歷一個動盪和調整的時期。未來,如何平衡貿易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將是國際社會面臨的重要挑戰。同時,中國企業也需要積極應對,尋找新的增長點,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