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波瀾,不僅引發美股的震盪,更對亞洲股市構成壓力。摩根大通(大摩)等金融機構紛紛發出警告,認為此舉可能加劇通脹,拖累經濟增長,甚至提高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面對這場貿易戰升級的局面,投資者該如何應對?本文將深入探討「對等關稅」的影響、大摩點名的「重災股」,以及投資者應對策略。
關稅政策的影響與全球經濟前景
美國政府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實施的關稅,其速度和範圍都超出市場預期。這項政策不僅影響了美國自身的經濟,也對全球經濟前景造成了負面影響。摩根大通指出,持續的關稅行動可能加劇通脹壓力,進而抑制經濟增長。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會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物價上漲。此外,關稅還可能擾亂全球供應鏈,降低貿易效率,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廣泛的影響。
根據摩根大通的預測,2025年全球經濟衰退的機率已經升至60%。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數字,表明全球經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對重塑全球貿易和製造業格局的意願,使其對股市回落的容忍度相對較高。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可以對關稅政策帶來的風險掉以輕心。
大摩點名的「重災股」與產業衝擊
面對關稅政策的衝擊,摩根大通點名了30家中資股,認為它們將成為「對等關稅」的「重災股」。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出口導向型產業,例如科技、製造業等。由於關稅的提高,這些公司的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將受到削弱,出口額可能大幅下降,進而影響其盈利能力。
具體而言,大摩建議投資者避開29隻中資股。這些股票的共同特點是,它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較高,且容易受到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此外,大摩還指出,鴻海、廣達等公司可能需要因應關稅政策的變化,調整其生產和供應鏈策略。
除了科技和製造業,其他產業也可能受到關稅政策的波及。例如,汽車、鋼鐵、鋁等產業都可能面臨更高的關稅成本,導致產品價格上漲,需求下降。總體而言,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和投資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投資者應對策略:多元化與風險管理
面對「對等關稅」帶來的市場波動,投資者應採取謹慎的態度,並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建議,投資者應以股債多元化組合來應對市場風險。具體而言,可以考慮增加債券的配置比例,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此外,投資者還應關注那些受關稅政策影響較小的產業和公司。例如,內需型產業、服務業等可能相對穩定。同時,可以考慮投資於那些具有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的公司,它們更有能力應對市場的變化。
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關稅政策的發展動態,以及各國政府的應對措施。此外,還應注意風險管理,設定止損點,以避免遭受過大的損失。
總而言之,「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投資者應保持警惕,採取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並加強風險管理,以應對市場的波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謹慎和理性是投資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