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期間,台灣各地迎來連串天氣變化,從連假初期的溫暖晴朗,到後期的轉趨不穩定,都吸引了民眾的關注。中央氣象署的預報顯示,清明節當天,全台普遍為舒適有陽光的好天氣,適合戶外活動與掃墓祭祖。然而,這波好天氣並不會持續太久,隨著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天氣將逐漸轉變。
連假初期:暖陽普照,氣溫回升
清明連假的前兩天,台灣受到高壓系統影響,天氣穩定,各地晴時多雲,氣溫也逐日回升。根據氣象專家的分析,4月3日及4日,北台灣將會是舒適宜人的天氣,南台灣則會感受到微熱的溫度。清晨雖然仍有微冷感,但白天氣溫將會明顯上升,部分地區甚至可能達到30度左右。這樣的暖陽天氣,為民眾出遊、掃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許多民眾選擇到河濱公園運動、帶寵物到公園散步,享受難得的晴朗時光。
鋒面影響:北部轉涼,東部降雨機率增加
然而,好天氣並未持續太久。隨著鋒面接近台灣,以及東北季風增強,天氣將開始轉變。從4月5日開始,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地區將會感受到明顯的降溫,氣溫約在14至20度之間。其他地區雖然氣溫變化較小,但早晚仍會感到涼意。鋒面帶來的水氣,也將使得東部地區的降雨機率增加,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短暫陣雨。氣象署提醒民眾,連假後期應留意天氣變化,適時增添衣物,並攜帶雨具。
後續展望:春雨綿綿,劇烈天氣可能發生
除了鋒面影響外,下週的氣候也可能出現劇烈變化。根據歐洲模式模擬,下週二起將有降春雨的機會,可能伴隨局部短暫雨勢。氣象專家也提醒,連假後期的天氣將趨於不穩定,民眾應密切關注氣象預報,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劇烈天氣。此外,短波活動頻繁也可能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增加天氣預報的難度。因此,在清明連假期間,建議民眾隨時留意最新的天氣資訊,做好應對準備。
總而言之,清明連假的天氣呈現先晴後陰的趨勢。連假初期,台灣各地將會是溫暖晴朗的好天氣,適合戶外活動。然而,隨著鋒面接近及東北季風增強,天氣將逐漸轉變,北部轉涼、東部降雨機率增加。後續展望方面,春雨綿綿、劇烈天氣可能發生,民眾應密切關注氣象預報,做好應對準備。清明節不僅是慎終追遠的節日,也是親近大自然的時機,希望大家都能在安全舒適的天氣下,度過一個溫馨有意義的清明連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