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結業潮釋放核心舖位 新興娛樂品牌搶駐成新主力

近期香港戲院結業潮持續,不僅是傳統影院經營模式轉變的反映,更釋放出大量優質舖位,吸引了大型連鎖品牌和新興娛樂場所的目光。美聯旺舖高級區域營業董事游家成指出,這些釋出的核心舖位將成為新租戶主力軍。從新光戲院、旺角新寶戲院到嘉禾黃埔戲院,多間戲院相繼宣布結業,這波浪潮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原因?又將如何重塑香港的商業地圖?

傳統影院經營模式面臨挑戰

香港戲院結業潮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影院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縮影。隨著串流媒體平台的崛起,觀眾觀影習慣發生了巨大轉變。在家中就能輕鬆享受高品質的影視內容,大大削弱了戲院的吸引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人們更加習慣了線上娛樂,加速了影院客流的流失。此外,港人北上消費的趨勢也對本地戲院造成了衝擊,許多香港居民選擇前往內地觀影,享受更優惠的價格和更豐富的選擇。

然而,僅僅歸咎於串流媒體和北上消費並不足以解釋這波結業潮。傳統影院在經營模式上存在著一些固有的問題。例如,過於依賴電影票房收入,缺乏多元化的經營策略;影院設施老化,無法滿足觀眾日益提升的觀影體驗需求;以及缺乏有效的行銷推廣,未能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正如游家成所言,傳統影院經營模式正在轉變,需要積極尋求創新和突破。

核心舖位吸引連鎖品牌與新興娛樂

戲院結業所釋放的優質舖位,往往位於人潮眾多的核心商圈,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寬敞的空間,對於大型連鎖品牌和新興娛樂場所來說,具有極高的吸引力。大型連鎖品牌可以利用這些舖位擴大業務版圖,提升品牌知名度;而新興娛樂場所則可以藉此機會進駐香港市場,推出更多元化的娛樂體驗。

例如,一些連鎖餐飲品牌、服裝品牌、運動品牌等,可能會選擇租賃這些舖位開設旗艦店或分店,以吸引更多顧客。此外,一些新興的娛樂場所,如VR體驗館、電競競技場、沉浸式劇場等,也可能會考慮進駐,為香港的娛樂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業者甚至考慮將戲院改造成複合式娛樂空間,結合影院、餐飲、遊戲等多種功能,以提升空間利用率和吸引力。

香港商業地圖的重塑與未來展望

戲院結業潮不僅僅是商業活動的變化,更代表著香港商業地圖的重塑。隨著傳統行業的衰落和新興行業的崛起,香港的商業格局將不斷演變。優質舖位的重新分配,將促進商業資源的優化配置,為香港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未來,香港的商業地產市場將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除了傳統的零售業和餐飲業外,新興的娛樂業、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產業等,將成為新的增長點。同時,香港政府也應積極推動商業創新,鼓勵業者開發更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提升香港的商業競爭力。

此外,香港的戲院行業也需要積極轉型,尋找新的發展方向。例如,可以引入更先進的影音技術,提升觀影體驗;可以開發更多元化的影院服務,如主題影院、情侶影院、親子影院等;可以加強與電影公司的合作,推出更多獨家影片和活動。只有不斷創新和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總而言之,戲院結業潮是香港商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通過積極應對挑戰,抓住發展機遇,香港的商業地圖將更加繁榮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