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走私未完稅香煙及另類吸煙產品的案件在香港屢見不鮮,海關部門持續加強打擊力度。不法分子覷覦高利潤,不惜冒險將大量私煙及相關產品帶入香港,嚴重損害本地稅收,也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近期,有多宗涉及旅客攜帶私煙的案件受到關注,顯示走私活動仍然活躍,且手法層出不窮。
走私私煙的罪名絕非輕微。根據《進出口條例》,任何人進口另類吸煙產品即屬違法,一旦罪成,最高可被判罰款200萬元及監禁7年。而根據《應課稅品條例》,處理、管有、售賣或購買私煙同樣是違法行為,最高可被判罰款一百萬元及監禁兩年。近期多起案件的判決,也反映了法庭對走私活動的嚴厲態度。例如,一名38歲男旅客因攜帶近5萬支未完稅香煙,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處監禁7個月5天。另一名男旅客則因藏有逾4萬枝私煙,被判囚半年。更甚者,近日有新聞報導指出,三名入境旅客因管有未完稅香煙,分別被判處監禁3個月至4個月,以及罰款500至1,000元。這些案例無不警示著潛在的走私者,走私私煙的風險極高,代價沉重。
值得注意的是,走私活動的手法也日益多樣化。不法分子不僅利用旅客個人行李進行走私,更會將私煙藏匿於貨物之中,甚至租用酒店房間作為暫存點。例如,海關人員於3月7日在天水圍一間酒店外拘捕一名36歲男子,在其尼龍袋及入住的酒店房間內,共檢獲約9萬支懷疑未完稅香煙及約11萬支懷疑另類吸煙產品。此外,海關在機場的截查行動也頻繁發生,例如截查一名41歲的抵港男旅客,在其行李內檢獲約41,400支未完稅香煙,估計市值約18.6萬港元。這些案件顯示,走私者往往利用各種途徑和手段,試圖逃避海關的檢查。
海關部門一直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對走私活動的打擊力度。除了在機場和口岸加強巡查外,海關還會利用情報網絡,追蹤走私集團的活動,並與其他執法部門合作,進行聯合行動。此外,海關也鼓勵市民積極舉報走私罪行,提供線索,共同打擊走私活動。市民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182-8080,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渠道提供情報。走私活動不僅損害國家財政收入,更可能助長其他犯罪活動,因此,全社會都應共同努力,堅決打擊走私行為,維護社會治安和公共健康。近年來,香港政府也正積極推動相關法規的完善,以更嚴厲的手段懲治走私犯罪,保障社會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