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人有1人腎結石!醫推「日喝1飲品」:風險降26%
腎結石,一種困擾全球數百萬人的常見疾病,在台灣的發生率也逐年攀升,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人受其侵擾。這種疾病不僅疼痛難耐,更可能對腎臟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近年來,醫學研究不斷深入,針對腎結石的預防與治療,也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其中,一項研究發現,適量飲用特定飲品,竟能有效降低腎結石的發生風險,這個令人振奮的發現,為腎結石患者及高風險族群帶來了一線希望。
咖啡與腎結石風險的降低
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研究顯示,每天適量飲用黑咖啡或拿鐵,腎結石的發生率可降低約26%。這個發現源於咖啡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響尿液的化學組成,進而降低結石形成的機率。具體而言,咖啡中的咖啡因和氯原酸等物質,被認為具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稀釋尿液中的礦物質濃度,減少結晶形成的機會。此外,咖啡還可能影響尿液中的鈣、草酸和尿酸等物質的排泄,進一步降低結石形成的風險。然而,蕭醫師也強調,對於已有腎結石病史的族群,雖然不需完全戒除咖啡,但每日仍需確保足夠的水分攝取,以避免脫水加劇病情。
除了咖啡,水分攝取才是關鍵
雖然咖啡被證實具有降低腎結石風險的潛力,但水分的攝取仍然是預防腎結石最重要的一環。泌尿科醫師普遍建議,每日應攝取足夠的水分,以維持尿液的稀釋度,減少礦物質結晶的機會。一般而言,成人每日應攝取至少2000至2500毫升的水分,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或進行劇烈運動後,更應增加水分的攝取量。除了白開水,也可以適量飲用檸檬水或蔓越莓汁等,這些飲品富含檸檬酸,有助於抑制結石的形成。此外,減少鈉的攝取,以及適量攝取鈣質食物,也有助於降低腎結石的風險。
腎結石的成因與預防措施
腎結石的形成原因複雜,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遺傳因素等多種因素有關。常見的腎結石類型包括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尿酸結石和胱胺酸結石等。其中,草酸鈣結石是最常見的類型,與高草酸飲食、鈣質攝取不足等因素有關。尿酸結石則與高嘌呤飲食、痛風等疾病有關。為了預防腎結石,除了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外,還應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過度攝取草酸、嘌呤等物質,並適量攝取鈣質。此外,規律的運動、維持健康的體重、避免長時間久坐等,也有助於降低腎結石的風險。
總而言之,腎結石的預防與治療需要綜合性的方法,除了醫學上的介入外,個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調整也至關重要。適量飲用咖啡,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這些簡單易行的措施,都能有效降低腎結石的發生風險,維護腎臟的健康。未來,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相信我們將能更全面地了解腎結石的成因與治療方法,為腎結石患者帶來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