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後溫差大,鼻敏感及濕疹等過敏問題容易發作,加上春季潮濕天氣助長霉菌滋生,對市民健康構成威脅。近年來,香港的肥胖問題也日益嚴重,許多人可能患有隱形的健康危機,如脂肪肝等。本文將深入探討清明節氣期間鼻敏感的成因與舒緩方法,並分析香港人肥胖問題的隱憂,同時參考近期醫學專家的建議,為讀者提供全面的健康資訊。
溫差與過敏原:鼻敏感發作的雙重挑戰
清明節前後,天氣變化無常,溫差較大,是鼻敏感患者容易發作的時期。根據臨床觀察,超過八成鼻敏感病例是由塵蟎引起的,而早晨症狀加劇的情況與床鋪積聚塵蟎及溫差較大有密切關係。此外,春季的潮濕天氣也為霉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長期未清潔的環境更易成為霉菌的溫床,加劇過敏反應。香港01報導指出,預防鼻敏感的關鍵在於內調體質,外避風邪、粉塵和花粉等過敏原。中醫角度認為,通過飲食調理和外敷按摩,可以有效改善過敏發作的頻率。
除了塵蟎和霉菌,花粉也是常見的過敏原。在春季,各種植物的花粉紛紛釋放,容易引起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症狀。對於鼻敏感患者來說,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外,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清潔家居環境,使用空氣淨化器等措施,都有助於減少過敏原的暴露。值得注意的是,鼻敏感的成因複雜,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如果症狀嚴重,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濕疹的困擾:春季復發風險增加
除了鼻敏感,濕疹也是春季常見的皮膚問題。據香港過敏協會的資料顯示,每五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患有不同程度的濕疹。濕疹的成因與遺傳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皮膚科專科醫生王慶榮指出,大多數濕疹病例與這兩者有關。春季氣溫回暖,但早晚溫差大,加上空氣濕度增加,容易刺激皮膚,引發或加重濕疹症狀。
濕疹患者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和滋潤,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妝品和清潔劑。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如塵蟎、花粉、動物皮屑等。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度運動等,也有助於改善濕疹症狀。對於嚴重的濕疹病例,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藥物治療,如外用激素藥膏或口服抗組胺藥等。
隱形健康危機:港人肥胖問題不容忽視
除了過敏問題,近年來香港的肥胖問題也日益嚴重,許多人可能患有隱形的健康危機,如脂肪肝等。脂肪肝在香港十分常見,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等嚴重後果。肥胖不僅會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還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營養師指出,港人肥胖問題的隱憂在於許多人並未意識到自己的健康狀況。一些人即使體重正常,也可能存在腹型肥胖,即腰圍過大,而這種情況往往與內臟脂肪堆積有關,對健康構成更大的威脅。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和腰圍,定期進行體檢,及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清明前後的溫差變化容易引發鼻敏感和濕疹等過敏問題,而香港的肥胖問題也日益嚴重,對市民健康構成威脅。面對這些健康挑戰,我們應加強健康意識,採取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進行體檢,以維護自身健康。未來,應加強公眾健康教育,提高市民對過敏和肥胖問題的認識,並提供更完善的醫療保健服務,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健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