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醫生十年未生病 每天必吃一食物防感冒增強抵抗力

高齡醫師的長壽秘訣: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智慧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關注養生與長壽之道。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從一些高齡且健康的人士身上尋找靈感。令人驚嘆的是,許多高齡醫師不僅在醫療領域貢獻一生,自身也擁有令人羨慕的健康狀況。例如,一位94歲的醫師分享了他「十年未生過病」的秘訣,而一位87歲的癌症名醫也透露了他長壽的飲食習慣。這些案例無不引人深思:究竟是什麼樣的飲食和生活方式,能夠幫助人們在年邁時依然保持健康活力?本文將深入探討高齡醫師的養生秘訣,並結合相關研究,探討飲食在維持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豆腐與昆布:長壽飲食的基石

許多高齡醫師都強調飲食的重要性,其中,豆腐和昆布是他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一位87歲的癌症名醫表示,他每天都食用豆腐,並搭配昆布湯,認為這對骨骼健康有很大幫助。豆腐富含優質蛋白質,是維持肌肉和骨骼強健的重要來源。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肌肉量會逐漸流失,蛋白質的攝取對於預防肌少症至關重要。昆布則含有豐富的碘、鈣和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甲狀腺功能、強化骨骼和促進腸道蠕動。此外,昆布湯的鮮味也能提升食慾,對於食慾不振的老年人來說,更具有益處。

除了豆腐和昆布,多種研究也證實了植物性飲食對健康的益處。蔬菜、水果、全穀類和豆類等食物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和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強免疫力。健康教練分享了自己10年不生病的秘訣,其中就包括了每天攝取足夠的蔬菜。這些食物不僅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還能幫助維持健康的體重,預防肥胖相關疾病。

優質鹽與時令食材:細節中的健康之道

除了主食和蔬菜,高齡醫師們對於飲食細節也十分講究。一位健康教練強調,每天的飲食一定要使用富含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優質鹽,有助於防止疲勞,增強體質。選擇不含添加劑,並採用傳統方法製作及曬乾的鹽,更能保留其天然的礦物質成分。此外,他們也建議食用時令魚類和肉類,認為這些食材更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

時令食材的觀念與中醫養生思想不謀而合。中醫認為,不同的季節適合食用不同的食材,以順應自然規律,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例如,春季宜多食酸味食物,以滋養肝臟;夏季宜多食苦味食物,以清熱解暑;秋季宜多食辛味食物,以潤肺止咳;冬季宜多食鹹味食物,以溫補腎臟。

感冒後的調理與免疫力的提升

即使是健康的人,也難免會偶爾感冒。然而,高齡醫師們對於感冒後的調理也有獨特的見解。中醫推薦在感冒後飲用蓮藕排骨湯和枸杞紅棗茶,以幫助身體恢復元氣。蓮藕排骨湯具有健脾益氣、滋陰潤燥的功效,適合於氣虛體弱的人群;枸杞紅棗茶則具有補血養顏、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除了食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途徑。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保持心情愉悅、避免過度勞累等,都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此外,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也是維持健康的重要措施。立法會的會議紀錄中也提到,應加強中醫在基層醫療的角色,增強高風險群組的抵抗力。

總而言之,高齡醫師的長壽秘訣並非單一因素,而是飲食、生活習慣和醫療保健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他們強調以天然、健康的食物為基礎,注重飲食細節,並結合傳統養生智慧,才能在年邁時依然保持健康活力。這些經驗不僅對我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提醒我們,健康是一種生活方式,需要我們持之以恆地去追求和維護。在追求長壽的道路上,讓我們從高齡醫師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