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貿易政策再次出現重大變動,前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取消對來自中國及香港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措施,該命令將於5月2日正式生效。這項舉措無疑將對跨境電商,尤其是依賴小額包裹出口的企業帶來顯著影響。
關稅豁免取消的背景與影響
長期以來,美國海關對於價值低於特定金額(通常為800美元)的進口商品,實行「小額豁免」(de minimis)政策,免徵關稅。這項政策旨在簡化通關流程、降低行政成本,同時也促進了國際貿易的便利性。然而,近年來,隨著中美貿易關係的複雜化,以及對部分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量湧入的小額包裹的擔憂,美國政府開始重新審視這項政策。
特朗普政府認為,取消對中國及香港小額包裹的關稅豁免,有助於保護美國國內產業,減少不公平競爭,並增加政府稅收。這項行政命令的實施,意味著從中國及香港寄往美國的商品,無論價值高低,都將面臨關稅。
對跨境電商及消費者的潛在衝擊
首先,對於跨境電商而言,這項措施將直接增加其運營成本。原本享受關稅豁免的小額商品,現在需要繳納關稅,這勢必會轉嫁到商品價格上,降低其價格競爭力。尤其是對於依賴低價商品的電商平台,如Temu和SHEIN等,可能會面臨銷售額下滑的風險。
其次,對於消費者而言,商品價格上漲將直接影響其購買意願。原本可以低價購入的商品,由於關稅的增加,價格優勢將不再明顯。這可能會導致消費者轉向購買美國本土產品,或者尋找其他替代方案。
此外,通關流程的複雜化也可能增加消費者的等待時間。原本簡便快捷的小額包裹通關流程,在取消關稅豁免後,需要進行正式報關,提供更多資訊,這無疑會延長包裹的運輸時間,降低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對香港的特殊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行政命令同時針對中國內地和香港。儘管香港在法律和經濟上與內地有所區別,但美國政府此舉無疑將香港與內地視為一體,這可能會對香港的貿易地位產生負面影響。
香港作為一個自由港,長期以來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香港的貿易環境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無疑將進一步削弱香港的貿易優勢,增加香港企業的經營壓力。
未來走向與應對策略
面對美國政府的這項新政策,相關企業和個人需要積極應對。對於跨境電商而言,可以考慮調整商品結構,提高商品品質,增加品牌價值,以應對價格上漲帶來的衝擊。同時,也可以積極開拓其他市場,分散風險。
對於香港企業而言,需要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評估政策影響,並積極尋求政府和相關機構的支持。此外,也可以加強與美國合作夥伴的溝通,尋求更靈活的貿易安排。
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是美國貿易政策調整的一個重要信號。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企業和個人需要密切關注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