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積極爭取國際標準室內自由車館,體育署審查備受矚目
自由車運動在台灣擁有悠久的歷史與廣大的愛好者,台中市更是發展自由車運動的重鎮。然而,長期以來,台灣缺乏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自由車場地,這不僅限制了選手的訓練環境,也影響了舉辦國際賽事的能力。為了解決此一困境,台中市政府積極爭取興建一座國際標準的室內自由車館,此舉獲得了體育界的高度關注,體育署的審查結果更是備受矚目。
打造專業訓練環境,提升台灣自由車實力
目前,台中市在清水區擁有一座全台少有的自由車場,但該場地並非國際主流使用的室內250公尺賽道。為此,台中市政府運動局已向體育署提出競爭型計畫,爭取中央補助興建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自由車場。該計畫總經費預估為10億元,其中包含向中央體育署爭取補助4億元,市府自籌6億元。
興建國際標準室內自由車館的優勢顯而易見:
- 提供全天候訓練環境: 室內場館不受天氣影響,選手可以進行更規律、更系統化的訓練,有助於提升競技水平。
- 符合國際賽事標準: 興建符合國際標準的場館,有助於台中市爭取舉辦國際自由車賽事,提升城市知名度與觀光效益。
- 促進自由車運動發展: 完善的訓練場地將吸引更多人參與自由車運動,擴大運動人口,提升整體自由車運動水平。
各界積極奔走,促成計畫實現
為了促成國際標準室內自由車館落腳台中,各界人士積極奔走。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與台中市議長張清照曾多次邀請體育署等單位會勘,爭取興建經費。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也公開表態,力挺市府爭取中央補助,展現了對此計畫的高度支持。
體育署對於此案也相當重視,體育署專委周德倫表示,體育署已經核定台中市自由車場的修繕經費,而關於符合國際標準認證之室內自由車館設置問題,最快將於下個月召開審查會。
完善體育設施,打造運動城市
台中市近年來積極發展體育運動,除了爭取興建國際標準室內自由車館外,也積極完善各項體育設施,例如台中市自由車場的修繕工程。這些努力不僅能提升台中市的運動環境,也能吸引更多人參與運動,打造健康活力的城市。
興建國際標準室內自由車館是台中市發展自由車運動的重要一步,更是提升台灣自由車實力的關鍵。期待體育署能儘速審核通過此案,讓台中市早日擁有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自由車館,為台灣自由車運動寫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