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計劃推動場外交易市場 促進資本市場多元化發展

港交所擬設場外交易市場:為退市公司股票提供新出路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正在積極研究設立場外交易(OTC)市場,此舉旨在為已除牌企業的證券提供交易平台,讓投資者有機會交易這些股票。此項計劃與香港證監會進行了初步諮詢,目前正處於制定藍圖的階段,目標是為投資者提供一個退場機制,同時應對市場上對此類交易日益增長的需求。此舉被視為提升香港金融市場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為退市股票提供流動性

港交所擬議的場外交易市場,旨在為退市公司的股票提供一個交易平台。目前,一旦公司從交易所除牌,其股票的交易往往變得困難,流動性大幅下降,投資者難以出售所持股份。透過設立場外交易市場,可以為這些股票提供一個相對透明和規範的交易場所,有助於提升市場的整體效率和投資者信心。此舉措如同為退市股票設立「臨終關懷」平台,讓尋求賣出的投資者有機會退出,降低損失。

散戶參與與做市商機制

據報導,港交所的初步藍圖允許散戶投資者參與場外交易市場,這意味著即使是小額投資者也能夠在這個平台上買賣退市公司的股票。同時,為了應對流動性不足的問題,該市場還計劃引入做市商機制,由做市商負責提供買賣報價,促進交易的達成,從而提升市場的活躍程度和交易效率。然而,與一般交易所不同,這個場外交易市場將不允許新股上市,也不允許交易的公司藉此籌集新的資金,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個退場機制。

參考美國「粉單市場」模式

市場普遍認為,港交所擬議的場外交易市場可能參考美國的「粉單市場(Pinksheet)」。粉單市場是美國一個知名的場外交易市場,專門交易那些未能在主要交易所上市或已經退市的股票。透過借鑒粉單市場的經驗,港交所可以更好地設計和管理其場外交易市場,確保市場的公平、透明和高效運作。港交所於去年12月發布市場諮詢文件,首次提到設立退市股票場外交易市場的建議,並在3月諮詢期結束後,正整理市場意見。

港交所擬設立場外交易市場,不僅為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新的交易途徑,也有助於提升香港金融市場的整體競爭力。透過提供流動性、允許散戶參與和引入做市商機制,這個市場有望成為一個活躍且高效的交易平台。此舉若能成功實施,將有助於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未來,港交所還需進一步完善市場規則和監管機制,確保市場的健康發展,並持續評估其利弊,以實現最佳的市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