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應樺:職能不同,合併新聞處與港台效果未必佳」

香港電台與新聞處合併議題:效益、職能差異與未來發展

香港電台(港台)作為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長期以來在香港的媒體生態中扮演著獨特角色。近年來,關於港台與政府新聞處職能重疊的討論不斷,有聲音倡議將兩者合併,以達致更有效率的資源運用。然而,這種提議涉及複雜的職能差異、組織文化以及實際操作考量,需要深入分析。

職能定位與角色差異

港台與新聞處在香港政府架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港台的主要職能是提供公共廣播服務,包括新聞、資訊、教育、以及文化藝術節目。作為公共廣播機構,港台被期望保持編輯自主,提供多元觀點,並服務不同社群的需要。此外,港台亦有責任製作具香港本土特色的節目,保存香港的文化資產。另一方面,政府新聞處則專責於推廣香港的形象,向公眾發布政府資訊,並協助政府部門處理公共關係。新聞處的工作重點在於傳達政府的政策和立場,建立正面的公眾形象。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曾明確指出,港台與新聞處在職能和職系上存在顯著差異,合併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港台的公務員職位主要為節目主任,而新聞處則以政府新聞主任為主。這兩個職位在所需的經驗、技能和專業知識方面都有所不同。節目主任需要具備節目製作、內容策劃和傳播方面的專業知識,而政府新聞主任則需要擅長公共關係、新聞稿撰寫和媒體溝通。將這兩個部門合併,可能會造成專業知識的錯配,反而影響工作效率。

合併的潛在效益與挑戰

倡議合併港台與新聞處的主要論點是,兩者在某些職能上存在重疊,例如新聞發布和資訊傳播。通過合併,可以減少資源浪費,提升運作效率。此外,合併後的機構可以更有效地協調政府的傳播策略,統一對外發聲。

然而,合併也面臨著不少挑戰。首先,港台的編輯自主性是其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核心價值,合併可能會影響其獨立性。其次,兩個部門在組織文化、工作流程和專業技能方面存在差異,整合需要時間和資源。此外,合併也可能引發員工的憂慮,擔心職位調整和工作前景。

議員葉劉淑儀也曾質疑港台存在「冗員」現象,認為港台頻繁訪問議員造成資源浪費。這種觀點反映了社會對港台運作效率的關注,以及對公共資源使用的審視。

未來發展方向

在討論港台與新聞處的未來發展方向時,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一方面,提升運作效率、節省公共資源是重要的目標。另一方面,維護港台的編輯自主性,確保其能繼續提供多元、獨立的資訊和觀點同樣重要。

一個可能的方向是加強港台與其他媒體機構的合作,包括中國及一帶一路廣播機構,以擴大節目的影響力,並促進文化交流。同時,港台也應積極開拓新的收入來源,減少對政府資助的依賴,提升財務自主性。此外,港台可以通過優化內部管理、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來提高運作效率和節目品質。重要的是,任何改革都應以公眾利益為依歸,確保港台能繼續履行其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使命。

總而言之,港台與新聞處合併是一個複雜的議題,涉及職能定位、組織文化和實際操作等多方面的考量。在追求效率和節省資源的同時,也必須維護港台的編輯自主性和公共廣播的角色。未來的發展方向應以公眾利益為依歸,確保香港能繼續擁有一個獨立、多元、且具公信力的公共廣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