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大甩卖!两间分店结业,机不可失!

香港戶外運動用品店面臨結業潮:疫情與環境變遷的雙重打擊

近年來,香港零售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各行各業都感受到經營的壓力。近期,多家戶外運動用品店宣布結業或分店關閉,引起廣泛關注。這不僅反映了零售業的困境,也揭示了戶外運動市場可能正在經歷結構性的轉變。

疫情衝擊與消費模式轉變

新冠疫情無疑是加速戶外運動用品店結業潮的重要因素。疫情期間,社交距離限制、封關措施等直接影響了市民的消費意願和能力,實體店人流大幅減少。此外,疫情也加速了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的養成,更多人選擇在網上購買商品,這對傳統實體店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即使在疫情逐漸緩和後,消費模式的轉變也難以逆轉,實體店難以恢復昔日的光景。

根據香港01的報道,有戶外運動店負責人表示,「好難去返以前嘅好景」,道出了業界普遍的無奈。這句話不僅反映了疫情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也暗示了市場環境的根本性變化。過去,戶外運動愛好者習慣到實體店選購裝備,親身體驗產品的性能和品質。然而,現在他們可能更傾向於在網上瀏覽商品資訊,比較價格,然後直接下單。這種消費模式的轉變,使得實體店的優勢不再明顯。

經營成本高昂與競爭激烈

除了疫情的影響,香港高昂的經營成本也是導致戶外運動用品店結業的重要原因。租金、人工等開支不斷上漲,使得經營壓力倍增。尤其是在旺角、銅鑼灣等核心商業區,店鋪租金更是高得驚人。即使是一些經營多年的老店,也難以承受如此高昂的成本壓力。

此外,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也使得戶外運動用品店的經營更加困難。大型連鎖運動品牌、網上購物平台等不斷湧現,瓜分了市場份額。這些競爭者往往擁有更強的資金實力、更廣的產品線和更靈活的營銷策略,使得小型戶外運動用品店難以與之抗衡。例如,有經營近15年的旺角戶外用品店「全天候戶外用品店」也宣布於2023年8月結業,可見市場競爭之激烈。該店負責人表示,在疫情洗禮下,加上環境變遷,最終只能無奈結業。

其他潛在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還有一些其他潛在因素可能導致戶外運動用品店的結業。例如,香港的戶外運動市場可能已經達到飽和狀態,需求增長放緩。此外,一些戶外運動愛好者可能轉向購買二手裝備或租賃服務,減少了對全新產品的需求。再者,一些消費者可能選擇直接從國外購買戶外運動用品,以獲得更低的價格或更豐富的選擇。

另外,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的報道,24小時連鎖健身室eliment FitLax也因為業主出售物業而被迫關閉北角分店,顯示了租金和物業變動對零售業的影響。雖然健身室與戶外用品店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香港零售業在經營環境上的挑戰。

總體而言,香港戶外運動用品店面臨結業潮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疫情衝擊、消費模式轉變、經營成本高昂、市場競爭激烈等都對行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戶外運動市場的未來

面對當前的困境,戶外運動用品店需要積極尋求轉型和升級。一方面,可以加強線上銷售渠道的建設,拓展網上市場。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產品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吸引特定客群。此外,還可以與戶外運動組織、社群合作,舉辦活動、提供服務,增強與消費者的互動和黏性。

香港的戶外運動資源豐富,行山、露營等活動深受市民喜愛。儘管戶外運動用品店面臨挑戰,但戶外運動市場仍然具有發展潛力。關鍵在於如何適應市場變化,抓住新的機遇。透過創新經營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拓展多元化業務,戶外運動用品店或許能夠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