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應樺:港台與新聞處合併,效果存疑」

香港電台與新聞處合併的爭議與考量

香港電台(港台)作為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一直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然而,近年來,有意見提出港台與政府新聞處職能存在重疊,建議將兩者合併以達至資源整合和提升效率。這一提議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其中涉及職能定位、職系差異以及實際操作等多方面的考量。

職能定位與角色差異

港台與新聞處在政府體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多元化的節目內容、反映社會各階層的聲音、促進社會共融以及監察政府施政。港台的節目類型廣泛,涵蓋新聞、時事、文化、教育和娛樂等領域,旨在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新聞處則專責於推廣香港形象、發布政府資訊、以及作為政府與媒體之間的橋樑。新聞處的主要工作包括發布新聞稿、組織記者會、製作宣傳資料等,旨在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曾公開表示,港台與新聞處雖然同為政府部門,負責發放資訊,但兩者的職能存在明顯差異。他強調,港台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而新聞處則專注於推廣和建立香港形象。因此,兩者在職能上的差異是合併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職系差異與專業考量

除了職能定位上的差異,港台與新聞處在人員組成和專業技能方面也存在顯著不同。港台的公務員職位主要為節目主任,他們需要具備廣播製作、節目策劃、以及內容編輯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新聞處的職位則以政府新聞主任為主,他們需要具備新聞採訪、寫作、公共關係、以及媒體溝通等方面的專業能力。兩種職位所要求的經驗、技能和專業背景並不相同。如果將兩者合併,可能會對人員的調配和職位安排帶來挑戰。星島日報的報導也指出,港台的節目主任和新聞處的政府新聞主任職系,在經驗和技能上存在差異,合併未必能達到最有效的開源節流效果。

合併的潛在影響與可行性

合併港台與新聞處的提議,其背後的主要考量是希望通過整合資源、減少重疊、以及提升效率來節省公帑。然而,合併是否能夠真正實現這些目標,仍然存在疑問。首先,兩者在職能定位上的差異可能會導致合併後出現角色衝突和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其次,人員編制和職系差異可能會對合併後的團隊協作和工作效率產生影響。此外,合併還可能涉及到機構文化、管理模式、以及內部溝通等方面的調整,這些都需要仔細評估和規劃。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也曾質疑港台與新聞處的職能重疊,並提議進行整合。然而,正如丘應樺局長所指出的,合併並非簡單的加法,而是需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包括職能定位、職系差異、以及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在缺乏充分的評估和規劃的情況下,貿然進行合併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效率下降和資源浪費。

綜上所述,港台與新聞處合併的提議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包括職能定位、職系差異、以及實際操作的可行性。雖然整合資源、提升效率是重要的目標,但在追求這些目標的同時,也需要充分考慮到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獨特性和重要性。在未來的討論中,各方應保持開放的態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估,以確保最終的決定能夠符合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