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網絡安全意識提升與數據外洩風險並存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市民的網絡使用率極高,因此,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數據保護至關重要。最新的調查顯示,香港市民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表現出較高的意識,但與此同時,數據外洩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對個人和企業都構成了嚴峻的挑戰。
市民保護知識產權意識增強
香港知識產權署近日公布了「香港市民保護知識產權意識調查2024」的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內沒有使用未經授權的網站或應用程式瀏覽侵權內容。這表明,香港市民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有所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支持正版內容,避免瀏覽盜版網站或應用程式。市民不瀏覽侵權內容的原因之一,是擔心黑客入侵洩露個人資料。
知識產權署過去的報告也指出,市民對知識產權署的廣告或宣傳活動的認知程度有所上升。這意味著政府和相關機構在提高市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越來越多的市民認識到,尊重知識產權不僅是對創作者的尊重,也是對自身權益的保護。
數據外洩事故頻發,個人資料安全受威脅
儘管市民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表現出較高的意識,但數據外洩的風險仍然不容忽視。近日,俊思集團的系統遭到黑客入侵,導致超過12.7萬名會員的個人資料外洩。這次事件再次敲響了數據安全的警鐘,提醒企業和個人必須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問題。
根據私隱專員公署的數據,去年接獲的資料外洩事故通報大幅增加。資料外洩事故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網絡攻擊日益頻繁和複雜,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一些機構在數據安全保護方面存在的不足。個人資料一旦外洩,可能被用於詐騙、身份盜用等不法活動,給受害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困擾。
黑客攻擊手段多樣化,防禦難度增加
黑客攻擊的手段越來越多樣化,防禦難度也隨之增加。除了直接入侵企業或機構的系統外,黑客還可能通過篡改政府網站,植入可疑連結,引導用戶訪問釣魚網站,竊取用戶的個人資料。此外,勒索軟件攻擊也是一種常見的網絡攻擊方式。黑客通過加密受害者的數據,然後勒索贖金,逼迫受害者支付費用才能恢復數據。
過去三年,香港政府資訊科技系統也曾遭受勒索軟件攻擊。儘管這些攻擊沒有導致資料外洩,但也暴露了政府部門在網絡安全防護方面面臨的挑戰。面對日益複雜的網絡安全威脅,政府部門和企業需要不斷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提高應對網絡攻擊的能力。
結論
總而言之,香港市民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表現出較高的意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支持正版內容,避免瀏覽侵權網站或應用程式。然而,數據外洩的風險仍然不容忽視,黑客攻擊手段多樣化,防禦難度增加。因此,政府、企業和個人都需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問題,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提高應對網絡攻擊的能力,共同維護香港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