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大跌:恒指狂泄300點,中芯國際、李寧重挫,四大內銀逆市上揚

2025年初港股綜述:恒指波動,板塊表現分化

2025年初,香港股市經歷了一段波動的時期。恒生指數作為香港股市的風向標,其表現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從各方資訊來看,恒指在年初呈現出震盪下行的趨勢,儘管間或出現反彈,但整體壓力仍然存在。同時,不同板塊的表現也出現明顯分化,部分板塊逆市上揚,而另一些板塊則承壓下行,反映了市場複雜的結構性變化。

恒指震盪下行,市場情緒謹慎

2025年初,恒生指數呈現出明顯的下行趨勢。例如,1月2日,恒指新年首日便下跌逾2%,全日收跌436點,反映出市場對新年伊始的經濟前景存在擔憂。2月2日,港股蛇年首個交易日同樣以下跌開局,恒指一度下跌460點,儘管其後跌幅收窄,但整體情緒仍然偏向謹慎。儘管市場偶爾出現反彈,例如在DeepSeek等中國人工智能公司的炒作下,恒指曾連續三日上漲,但隨後又因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新的加徵關稅行動而下跌,顯示出外部因素對港股的影響不容忽視。

個股表現分化:科技股、消費股承壓,內銀股逆市上揚

在恒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個股表現出現明顯分化。部分科技股和消費股承壓明顯。例如,中芯國際在1月23日下跌逾7%,成為表現最差的恒指及科指成份股之一。李寧的股價也持續走低,1月10日及之前的時間點均有下跌。此外,吉利汽車在2月11日也大幅下跌10%。與此同時,內銀股則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甚至逆市上揚。1月23日,四大內銀股均上漲逾1%,成為市場中少數的亮點。這種板塊分化的現象,反映了市場資金在不同行業間的重新配置,以及投資者對不同行業前景的預期差異。

外部環境複雜,港股面臨多重挑戰

港股年初的表現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外部環境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新的加徵關稅行動,以及美國落實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加徵關稅等事件,均對港股市場造成衝擊。此外,內地經濟數據的表現也對港股產生影響。例如,內地上月非官方製造業數據遜於預期,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情緒。此外,地緣政治風險、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也為港股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在複雜的外部環境下,港股市場面臨著多重挑戰,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謹慎應對。

總體而言,2025年初的港股市場呈現出波動下行、板塊分化的特點。恒生指數受到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市場情緒謹慎。科技股、消費股等板塊承壓,而內銀股則逆市上揚。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應保持理性,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謹慎評估風險,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