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標題:人資部門使用AI指南,防非法有害活動

香港私隱公署發布AI使用指引,倡導安全與合規

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引發了對個人資料私隱保護的擔憂。為應對這一挑戰,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公署)積極採取行動,發布了一系列指引和框架,旨在引導機構和個人安全、合規地使用AI技術。這些舉措不僅有助於促進AI技術的健康發展,也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個人資料的私隱權。

AI使用規範:保障數據安全與道德底線

私隱公署發布的《人工智能(AI):個人資料保障模範框架》為機構在採購、實施及使用AI系統時提供了國際認可及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最佳實踐。該框架並非強制性的法律文件,但它提供了一個合乎道德、負責任、保護私隱的指引,起著倡導和指引作用。此外,私隱公署亦發布了僱員使用AI指引,建議機構明確規定僱員不得使用AI工具從事非法或有害的活動。這項指引同時強調,僱員有責任透過校對及查核事實等方式,核實AI生成的結果是否準確。

此舉旨在防止AI被濫用,確保數據安全,並維護社會的道德底線。例如,機構應綜合使用多種保安措施,定期審視及更新,確保已考慮擷取技術及科技的發展,並考慮使用AI技術來防範非法數據擷取。

多方協作:提升AI治理水平

私隱公署不僅在香港本地積極推動AI治理,還與國際機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私隱挑戰。2024年10月,私隱公署聯同全球15個機構發出聯合聲明,呼籲社交平台使用AI技術來防止非法數據擷取。該聲明列出了聯署機構對環球保障私隱的期望指引,旨在提升全球範圍內的AI治理水平。

此外,私隱公署還透過出版文章、舉辦研討會、與持份者交流等方式,向香港的公眾和企業宣傳AI私隱保護的重要性。這些舉措有助於提高公眾對AI風險的認識,並鼓勵企業積極採取措施保護個人資料。

積極監管:確保AI應用符合法規

除了發布指引和框架外,私隱公署還積極對機構使用AI的情況進行監管。2024年2月,私隱公署完成了對28家機構的人工智能(AI)合規檢查。該檢查主要針對相關機構在開發或使用人工智能系統時,是否符合個人資料保護的相關法規。私隱公署還會主動對機構使用人工智能的情況進行調查,採取循規審查行動,並就具代表性的個案發表調查報告。通過這些監管措施,私隱公署旨在確保AI技術的應用符合法規要求,保護個人資料的私隱權。

2021年秋季,私隱專員公署出版了《2021年AI指引》,以促進AI在香港的健康發展和使用。作為香港最早推出的AI監管文件之一,《2021年AI指引》對於規範AI應用起到了積極作用。

總而言之,香港私隱公署在AI治理方面的工作涵蓋了多個層面,包括發布指引、國際合作、公眾教育和積極監管。這些舉措共同構建了一個更加安全、合規的AI生態系統,既能促進AI技術的創新發展,又能有效保護個人資料的私隱權。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私隱公署將繼續密切關注相關發展,並適時調整監管策略,以應對新的挑戰,確保香港在AI時代的私隱保護工作走在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