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宜水庫東壩交通擠塞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在周末及假日,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導致交通配套設施不堪重負。這種現象不僅影響了遊客的出行體驗,也對當地的交通秩序造成了衝擊。
東壩的吸引力與交通壓力
萬宜水庫東壩因其壯麗的自然風光,特別是破邊洲的獨特地貌,近年來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尤其是在小紅書等平台。這股熱潮吸引了大量遊客,其中不乏來自內地的遊客。然而,東壩的交通配套設施卻未能跟上遊客增長的速度。目前,往來北潭涌與東壩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專線小巴9A號線,但該線路僅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運行,且班次有限,每班載客量約19人,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客流需求。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況,導致遊客需要長時間等候,甚至面臨「有去無回」的困境。
各方反應與解決方案
面對東壩交通擠塞的問題,各方都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在周末前往東壩,向遊客分發交通資料,並呼籲遊客盡量選擇非假日前往,以分散客流壓力。同時,她也與的士、小巴等交通服務提供者溝通,希望加強對郊野公園交通服務的教育和管理。此外,有意見提出,應放寬旅遊巴士進入東壩的限制,以增加交通運力。然而,審計署的報告指出,目前地質公園的公共交通配套不足,東壩專線小巴僅在周末及假期行走,難以滿足遊客的需求。報告還建議檢視旅遊巴士許可證的簽發情況,以更好地協調交通資源。
根本問題與長遠規劃
要解決東壩交通擠塞問題,需要從根本上改善交通配套設施,並進行長遠規劃。除了增加專線小巴的班次和運力外,還可以考慮開闢新的交通路線,例如增設定點接駁巴士,方便遊客從其他交通樞紐前往東壩。此外,還可以優化交通管理,例如實施交通管制,限制私家車進入,鼓勵遊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對遊客的宣傳和引導,讓他們了解東壩的交通狀況,提前做好出行規劃,避免集中在周末及假日前往。同時,也應加強對的士等交通服務的監管,防止出現亂收費等違規行為。只有通過綜合性的措施,才能有效緩解東壩交通壓力,提升遊客的出行體驗,並保護好這片珍貴的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