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筲箕灣女子墮樓身亡

近期,香港接連發生不幸的墮樓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對於公共安全和個人心理健康的關注。這些事件不僅造成了生命的逝去,也給相關家庭和社區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傷痛。本文將聚焦於2024年3月至今在筲箕灣地區發生的多起墮樓事件,探討事件的具體情況,並呼籲社會加強對高危人群的關懷和支援。

近期筲箕灣發生的墮樓事件

根據新聞報導,2025年3月30日早上8時18分,在筲箕灣東濤苑曉濤閣,一名52歲女子被發現墮樓,倒地昏迷,保安員發現後立即報警。救護員趕到現場後,將女事主送往東區醫院搶救,但最終宣告不治。初步調查顯示,該女子可能因情緒問題困擾,從單位客廳的窗戶墮下。現場留有拖鞋及血跡,警方已封鎖現場進行調查。據了解,死者有精神病紀錄。

此外,2024年3月13日早上7時許,筲箕灣東駿苑也發生了一起墮樓事件。一名女子報案稱,發現其59歲的母親倒臥在東駿苑對出位置,懷疑她從高處墮下。救護人員到場後證實該名曾姓女子已當場死亡。

更早之前的2025年3月20日,在筲箕灣明華大廈,也有一名43歲譚姓女住戶墮樓身亡。救護員到場後證實事主當場死亡。警方初步調查相信女事主居於上址,並從單位墮下,現場內沒有檢獲遺書,其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

自殺事件與社會心理健康

這些事件並非個案。根據Telegram頻道「香港自殺報道資料庫」的資訊,近期香港發生多宗自殺事件,其中也包括在筲箕灣地區發生的案例。例如,在筲箕灣耀東邨停車場,一名69歲男子被發現從高處墮下,懷疑因健康問題輕生,送院搶救後不治。這些數據和案例反映出,香港社會在心理健康方面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自殺往往與多重因素有關,包括精神健康問題、經濟壓力、人際關係困境等。對於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及時的診斷、治療和支援至關重要。社會應加強對這些高危人群的關注,提供適切的心理輔導和支援服務。此外,建立互助互愛的社區環境,鼓勵鄰里之間互相關懷,也能有效預防悲劇的發生。

預防墮樓事件的措施

除了心理健康支援,預防墮樓事件還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對於居住在高層建築的居民,應加強安全意識,檢查窗戶和陽台的安全性,防止意外墜落。其次,物業管理公司應定期檢查公共區域的設施,確保安全。此外,社會福利機構和社區組織可以加強對獨居長者和有精神健康問題人士的探訪和關懷,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風險。

頻繁發生的墮樓事件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需要更加重視生命,關注身邊的人。政府、社會組織和個人應共同努力,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完善安全措施,營造關愛互助的社會氛圍,才能有效預防悲劇的再次發生。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讓我們從這些不幸事件中汲取教訓,攜手守護每一個寶貴的生命。